文/金错刀频道 老司机椰树椰汁,终于成功把直播“开上了高速”。 椰树集团宣布进军直播带货后,一出手就尽显风格——四位身姿曼妙的美女,手拿椰汁,上来就跳舞。 一如既往地简单,直接,不绕弯子。 美女们站在朴素的仓库中,穿着紧身衣,露着大白腿,一下子就解锁了流量密码。 10月8日晚,停播两天后,椰树集团按预告在20点直播,瞬间涌入5万多人。 在土味和擦边这点上,估计杜蕾斯都要甘拜下风。 看完谁不说一句,椰树椰汁初心不改。 很多人也实在想不通有一个品牌能如此坚持,审美十几年如一日,一直在违禁的边缘疯狂试探。 因为尺度太大,椰树集团不仅被工商局一再批评罚款,还曾经被全国“扫黄打非”办作为负面典型案例,通报批评。 但椰树却头铁如斯,哪怕从千元罚到几十万,官方年年猛罚,它还是要年年猛发。 虚心接受,就是不改。 屡教不改的椰树椰汁,为何非要跟官方对着干? “土欲系”直播,大尺度逼到官方停播 如今的直播间顶流们,基本形成两大门派。 一种清淡如白开水,从诗词歌赋讲到人生哲学,明明是直播卖大米,却聊起了人类起源;卖红酒前,先科普一段工业革命。 另一种如同辣椒水,喊麦、飙演技、cosplay、大家各凭本事抓眼球,越魔性越上头。 这次,椰树椰汁开启了一条品牌直播带货“邪路”:土欲系直播。 最关键的是,这条路还只有他能走。 椰树进军直播界,又土又欲,简直堪比八九十年代最火爆的疯狂迪斯科。 但椰树真的打擦边球了么? 实事求是的说,博眼球确实有,但“擦边球”恐怕算不上。 什么叫“打擦边球”?这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。先从穿着看,女生并不暴露,神态也大方自然,可以说土味俗气,但的确说不上色情低俗。 连个黑丝都没穿,也没有任何的性暗示。 从主播看,直播间里的女生没有网红脸、没有“排骨精”,不畸形的审美,被网友直呼赶上巅峰期王晶的水平。 如果说,一个主播因为身材好,穿紧身衣就算是擦边的话,这不科学,也不合理。 跟观众的宽容相反,官方的出手来势汹汹。 10月8日,停播两天的椰树集团再度复播,但在开播后仅6分钟,被平台掐断,一度试图复播,但6分钟后直播再次被掐断。 像这样“顶污作案”,椰树可不是第一次。 椰树椰汁跟官方相爱相杀的缠斗,跟熊孩子一样,倔且难管。 早在2009年,海口市来来往往的公交车上被椰树包场了,印着一行大字——“老婆喜欢老公喝椰树牌石榴汁”。 没过多久,就被当地工商部门认定其为违规发布,责令立即停止发布,罚款了1000块钱,以示警告。 2019年,椰树椰汁换了包装,直接印上“大胸美女”。 结果,因为妨碍社会公共秩序或违背社会良好风尚,被当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又盯上了,这次直接罚款20万元。 2021年3月,椰树集团又栽在了一则招聘广告上。 熟悉的“S”造型模特、辣眼睛的排版配色,还调侃了一句:有车、有房、有高薪,肯定有美女帅哥追。 也正是这条广告,引来了海南省市场监管局的行政约谈。 不久后,海南省市场监管局对海南椰树椰汁饮料有限公司罚款,共计40万。其中的38万罚款,是针对椰树集团发布的违背社会良好风尚内容的广告。 要么说椰树是熊孩子,结果今年赶上椰树招聘季,椰树依旧我行我素。 内容和去年的差不多,删掉了“肯定有美女帅哥追”,换成了“有前途,能致富”。 但大胸美女,依然是椰树广告的钉子户。 一个卖椰汁的,不是偷税漏税被罚,不是食品安全被罚,更不是偷工减料被罚。 偏偏因为大尺度广告,前后算起来罚了60多万,还当成反面教材,怎么说都觉得离谱。 头铁的椰树,为何越罚越上瘾? 这么多年,椰树集团一直聚焦波涛汹涌,几乎就没跟奶分开过。 不是找个泳装美女爬椰子树,就是让大胸女孩举着椰汁说我从小喝到大,具体是哪个大,大家懂的都懂。 最登峰造极的还得是2016年推出的胸模瓶,光拿手里都觉得羞耻。 2004年,困境中的椰树集团撤下了当时的广告团队,创始人王光兴亲自操刀设计,他的叛逆和开放思想也彻底影响了椰树。 这个王光兴,正是美工出身。 没有人比创始人做梦都想走出困境,扩大规模,但是这一急,就容易走火入魔。这之后,也开启了椰树集团要强的一生。 所以,与其说椰树集团头铁,不如说是两个无奈: 1、家里的兄弟姐妹,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人人都知道可口可乐赚钱,但可口可乐公司旗下还有500多个能打的品牌:雪碧、美汁源、冰露、怡泉。 椰树这些年,虽然有意识多条腿走路,但节奏实在太慢。 除了椰子汁,椰树还做过冬瓜汁、荔枝汁、石榴汁、菊花茶,甚至还跨界搞过豆奶、凉粉,靠这条生产线活了30年。 椰子糖和椰子饼等周边食品都被后起之秀春光集团给承包了,而椰树却还是守着椰汁饮品市场不动。 面对着竞争对手的冲击,椰树的增长几乎处于停滞状态。 已经将近十年徘徊在40亿元左右的营收,不上不下的尴尬,椰树能不急么? 2、老字号的生存环境,也越来越差 2009年,中国有1600多家老字号,到2019年,全国只有1200多家中华老字号。 10年时间又倒闭400家中华老字号,平均每年倒闭40家。 在内外交困之际,到底是用海克斯科技下猛料创收,还是坚守品质,其实是无数品牌面临的生死抉择。 椰树内部员工爆料,“关于用椰汁有助女性丰满,我们是从1997年香港的一个报纸上看到的资料。” 因此,椰树愣是把自己打造成了丰胸产品,也确实活了下去。 这次刀哥还去查了一下椰树集团的带货成绩,只能说:“业绩惨淡。” 最近7天,椰树集团开了4场直播,累计场观45.7万,但总销售额不到1万块,真是一边亏本请大家看美女,一边亏本请大家喝椰汁。 这点销售额,绝对血亏。 宁愿硬着头皮被罚款,也要一土到底,也挺辛酸无奈。 让用户“双标”的品牌,其实都做对了一件事 这件事最有意思的地方,不是大胸美女,而是消费者的宽容度。 椰树对于“白白嫩嫩”这个词的蜜汁执着不是什么新鲜事,但这要是换了别的品牌估计早被骂崩股价为止。 但偏偏即使有不少人吐槽,也没耽误继续买椰树椰汁。 这样的好感度,在另一个巨头海天酱油身上,就荡然无存了。 这几天,海天正在承受着股价大跌,市值蒸发330亿,几万瓶海天酱油被冲进厕所的命运。 海天四天连发三份声明,呼吁大家相信中国品牌,相信老字号。 甚至开始把大众对其的质疑上升到了挑战民族企业、缺乏爱国情怀上。 但海天甭管如何澄清叫屈,输出价值观,反而越解释越难看。 一样都是老字号,海天酱油论年头还比椰树椰汁早成立三年,怎么消费者的待遇就天差地别? 这件事,不怪用户“双标”。 让用户“双标”的企业,其实都做对了一件事就是:该较真的地方,绝不手软。 因为中华民族是个吃货民族,就算是再牛的营销,再高端的包装,也干不过消费者的味蕾。 过去,中国品牌白象因为包装土,价格低端,几乎慢慢失去存在感。 2020年中国大陆方便面市场,康师傅、统一、今麦郎销售额分别占46%、15%、11%,白象的份额仅为7%。 稳定在前三名的方便面均高于3元,但白象始终卖不上价。 但在央视曝光“土坑酸菜”事件后,消费者等来的却是天差地别的回应,翻车的康师傅、统一接连道歉。 面对外界质疑,白象正式发布公告表示,“白象食品和插旗菜业从未有过合作。” “一句话,没合作,放心吃,身正不怕影子斜。” 短短16个字,字里行间都充满了硬气。 结果,白象7天销售额破了千万,消费者的热情直接让白象卖断了货。 白象正是在该较真的食品安全上没有手软,才抓住了逆袭的机会。 有人问“土味”营销,为什么就椰树牌椰汁hold得住? 倒不如想想,在椰树椰汁诞生之前,不少品牌已经用上了科技与狠活。 但王光兴率技术团队历时8个月,共383次试验后成功研制出来水油分离技术。 而拥有了这门技术就完全可以保证不加任何香精、防腐剂,保证天然的口感。 椰子果肉从破壳取肉到投入生产的时间间隔不得超过1小时,不用椰浆,不加香精当生榨骗人。 因为好喝,所以包容。 结语: 自从辛吉飞捅破窗户纸,揭露餐饮业的科技狠活后,不少企业风声鹤唳。 认为辛吉飞故意制造焦虑,放大添加剂的害处。 我们不苛责每个品牌都能纯粹到把社会价值放到第一位,只希望在商业里做到问心无愧。 椰树集团没有上市割韭菜,没有和外资搞合作,专心做椰汁,这就成就了大众心目中过硬的品牌好感。 椰树椰汁卖的好不是因为能丰胸,而是真是好喝,没必要在“波涛汹涌”上一直死磕。 面对品质要敬畏,面对市场更要敬畏。 但在食品安全的底线上,谁都别想“擦边”。 图片来源于网络,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篇作者|Kitty 以下不属于质量管理基础工作的是()。 ![]() |